1分钟为揭开酒曲的神秘面纱,走进酒曲的世界
酿酒人离不开一样东西,那就是酒曲,那酒曲到底是什么东西,你了解吗?今天雅大酿酒师为揭开酒曲的神秘面纱,走进酒曲的世界。
中国常见的酒曲有麦曲、小曲、大曲、麸曲、红曲,让我们一一为你揭秘吧!
1、麦 曲。
粮食酿酒需要经历从粮食转化成单分子糖,再发酵成酒的过程。其中促使它们产生变化的糖化酶和酒化酶便是“酒曲”了!
在我国古代,先出现的是麦曲,主要用来酿制黄酒。麦曲,其实就是发了霉的谷粒(大麦或小麦),糖化力和酒化力不强。
用麦曲酿黄酒,需经历缓慢的过程,让微生物慢慢发生作用。黄酒发酵时间,需要从冬季的两个月到春秋季的一个月时间不等。
2、小 曲。
南方人经常用小曲酿酒。它有个通俗的名字“酒药”。
为什么叫“小曲”?这当然是和“大曲”的形态对比而来的!小曲小,通常只有几十克或几克。大曲则大,像一块砖头通常有6斤-10斤重。
小曲主要是用南方常见的大米粉或糯米粉、辣蓼、中草药制成。
其工艺流程为将其捣碎,拌入米粉和一些老酒曲,捏成团后发酵一段时间,再放在竹匾上晾晒。

小曲的微生物含量相对麦曲要丰富得多,所以酿制时间也就无需那么长,通常5-7天就差不多了。
小曲酒比较有名的有三花酒、长乐烧、玉冰烧、湘山酒等,当然还有大小曲混用的董酒、酒鬼。
3、大 曲。
从麦曲到小曲再到大曲,它的形态从“零散”到“成团”再到“大块头”。这是古人不断总结经验,将酒曲微生物进一步集聚保存的过程。
大曲在糖化力、酒化力升级的基础上,还衍生出一个了不起的功能——产香。从大曲发明的那一天起,中国人品酒不仅是追求浓烈,更要追求风味。
原来,大曲里微生物除了数量多,其中,新出现了一些产香微生。
4、麸 曲。
接下来这个主角又让人感到奇怪了。麸曲,这个解放后才出现的家伙怎么又开始变成形态零散的“散曲”了?
麸曲是采用纯种霉菌菌种, 以麸皮为原料经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培养而成的,尽管它形态零散,微生物纯度却特别高。
5、红 曲。
红曲主要用于酿造红曲黄酒,在酿酒界名声不大,但在豆腐乳这块可就鼎鼎有名了!
红曲是用籼米制作的,用红曲酿制的酒呈现鲜红的色调,古人认为可“补血”。所以这种红曲酒广受妇女喜爱,是一种保健的酒种。
红曲可谓是一种走偏门的酒曲了!它不在酿酒界好好呆着,反而成为了美食界的一大元老。
衍生出无锡排骨、苹果鱼肚、樱桃肉、玫瑰卤鸭、鸳鸯鱼枣、寿桃馒头、马蹄糕……多好吃的美食!
雅大高产酒曲采用微生物菌种结合中草药、麦麸、玉米粉在无菌环境中培育而成的小曲,大米、玉米、高粱、小麦等谷物类原料,都可用雅大高产酒曲发酵。

雅大高产酒曲
雅大酒曲,一曲一美酒,九种美酒曲,覆盖全面消费市场,让您的酒更受欢迎。雅大酒曲年销量5000万元,每年为酿酒坊创造数十亿收入。咨询热线:0746-2885311
本文为雅大酿酒设备酒曲原创发布,转载需标明出处和链接。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yadajiuye.com/